台电C500HD在宣传中使用的是T7200主控,菜单样式有些类似水帘式菜单,不过水帘的下拉菜单是朝下,C500HD是反过来向上的而已。这种菜单比较简洁,半透明的效果更不会影响我们欣赏漂亮的桌面,功能的细节设置基本都要进入各个播放界面才可以调出。目前C500HD的主要功能包括音乐播放、视频播放、录音、图片浏览、文本阅读以及游戏。
UI介绍的照片刚好是音乐播放功能的,那咱们就接茬儿往下说功能好了。音频功能的菜单应该是六大功能中最丰富的一个了,别的基本只区别本地磁盘、TF卡和外接存储设备而已,音乐播放好歹还有媒体库与更新媒体库的两项……以存储设备为划分的三个选项会直接显示该设备中的所有音频文件,如果点本地媒体库则是可以根据文件的ID3信息进行分类,大致有艺术家、专辑、流派、星级以及年代这几项,文件内容限本机磁盘内的,TF卡与外接存储设备里的音频文件不能显示。
音乐播放界面可显示的内容非常丰富,从专辑封面、ID3信息、文件信息到播放时间、播放曲目、频谱以及歌词文件都可显示出来,界面设计得杂而不乱,基本可以找到所有我们需要的内容。
在播放界面点击菜单键可呼出下级菜单,从照片里就可以看到C500HD的设置非常全面,拥有播放模式、速度模式、音效、歌词显示模式、歌词非焦点颜色、歌词焦点颜色、文件信息、电池信息、LCD背光在内的九项不同设置。播放模式有单曲、单曲循环、全部循环、顺序、随机等5项选择。速度模式可以让音频文件变速播放,分为很慢、慢、正常、快、很快五类。预置音效有自然、流行、古典、爵士、摇滚、柔和以及重低音,目前还不提供用户自定义。音乐播放中的卡拉OK模式是一个亮点,它不仅可以简单的显示出歌词文件,还能像卡拉OK一样逐字扫描,唱歌、学外语都很有用处,和速度模式搭配使用事半功倍。两个歌词焦点/非焦点颜色的选择就是指这里背景字体与已播放字体的颜色的设定。文件信息菜单中可查看文件名、体积大小、格式以及编码,这个在播放界面中其实也能看到,对视频文件的作用比音频文件的大。后面的电池信息可查看电池余量,LCD背光可直接改变当前背光的亮度等级。
经测试,C500HD可播放MP3、WMA、WAV、OGG、APE以及FLAC,其中OGG文件虽然可以载入播放,但是会有明显的“扑扑”声,颤抖着的绵羊音啊……估计是固件的问题,期待以后可以改善。其它具体测试如下——
1.有损压缩音乐格式测试:
MPEG-1 Layer3(8KHz~44.1KHz、8Kbps~320Kbps CBR):可播放
MPEG-1 Layer3(44.1KHz~48KHz、73Kbps~270Kbps VBR):可播放
Windows Media Audio 9(8KHz~44.1KHz、5Kbps~320Kbps CBR):可播放
Windows Media Audio 9(44.1KHz~48KHz、65Kbps~310Kbps VBR):可播放
OGG Vorbis(44.1KHz~48KHz、45Kbps~500Kbps Q-1~Q10):无法正常播放
苹果iTunes压缩的AAC编码.m4a格式文件(44.1KHz、Average 129Kbps):不支持
2.无损压缩音乐格式测试:
JetAudio转换的FLAC格式文件(44.1KHz、Average 1001Kbps):可播放
Windows Media Audio 9 Lossless(44.1KHz、Max 4677Kbps、Average 827Kbps):不支持
PCM编码原生WAV格式文件(44.1KHz、Average 1411.2Kbps):可播放
Monkey’s Audio压缩的APE格式单个曲目(44.1KHz、Average 874Kbps):可播放
Monkey’s Audio压缩的APE格式专辑(44.1KHz、Average 926Kbps):可播放
3.左右声道测试:
经测试,产品左右声道输出正常,但有轻微串音。
4.底噪测试:
测试中将播放器音量调到最大,播放“iMP3底噪测试文件”,多次暂停播放并试听耳机声音的变化,未发现有明显底噪声。
进入视频功能只能看到本地磁盘、TF卡和外接存储设备三个路径选择,想设置更多内容可以随便先来播放某个视频,之后在播放界面呼出设置菜单。
视频设置主要包括缩放模式、字幕显示、电池信息、视觉效果及LCD背光设置,另外C500HD支持断点续播,断点自动记录,下次进入时会询问用户是否要继续。设置中的电池信息、LCD背光与音频部分是相同的。缩放可改变视频的播放模式,有全屏(按视频比例)、全屏(按屏幕比例)、原始尺寸三项选择。外挂字幕在选择是否要显示,适合牛人练听力,小编还是得常开地……视频效果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设置,有很锐利、锐利、自然(正常)、柔和、很柔和几项,这还是咱们在MP4里头回见,如果大家使用了“很柔和”会发现画面有了些许珠光柔和的效果,选择“很锐利”自然也会稍微变化画面的锐利度。
视频播放的重头戏自然还是在格式兼容能力上喽,小编的C500HD已经升级过固件,目前是官方最新的V2.00版,对我们测试文件内容有兴趣的玩家可另外参看
《iMP3.net视频测试文件信息及预览截图》。
测试文件A34:视频声画还算同步,但是掉帧比较严重,还会有个别画面直接卡住不动,需要等2、3秒的时间,观看起来比较吃力。
测试文件A47:测试片的画面卡的实在有些厉害,丢掉的帧几乎与播放的部分1:1,虽然声画同步但基本不能正常观看。
测试文件A65:文件可以载入,但是声画不同步,画面播放不连贯,声音也一顿一顿的,不能正常观看。
测试文件A72:测试片是电影《粉红豹》的宣传片,内容相当的搞笑,不过以前能把它流畅播放出来的产品可不多。C500HD在播放中有明显的卡帧,画面不够流畅,不过声画可以同步,想看明白内容还是可以的,就是拖影的效果看得久了让咱有点儿晕@_@。(声音偶尔也会卡一下)
XviD与DivX编码的测试倒是干脆得很,能播放的就流畅,不能播放的直接跳过,可以看到这两种编码的文件最高都只能支持到960×540分辨率左右,1280×720分辨率的部分目前尚不支持。
在RMVB格式的测试之前本来还有一组WMV视频,不过产品目前完全不支持WMV编码,所以直接跳过。RMVB格式在测试中的表现比前面更加出色,在播放10Mb码流的1280×720分辨率视频时依旧流畅自如,基本和我们在电脑上观看的效果一样,日常使用的实用性相当高了。
FLV目前只支持H.263编码,VP6和AVC的都不能播放哦,H.263编码的测试视频最大为720×405分辨率,播放效果流畅。
视频播放实测: 测试影片:天赐 文件大小:428MB
播放时长:43分14秒
总编码率:1,385Kbps
视频编码:AVC(AVI封装)
画面分辨率:960×528像素
帧速率:23.976Fps
音频编码:AC3
音频编码:48.0KHz、384Kbps(6声道)
《天赐》是一款AVC编码的AVI格式文件,分辨率与编码率都是网上比较常见的,算是很“主流”视频资源吧。这部美剧在C500HD上的表现比较出色,不仅画面流畅,色彩方面也还原的很漂亮,很难看出它与PC播放的有多少区别。
测试影片:功夫熊猫 文件大小:232MB
播放时长:24分36秒
总编码率:1,320Kbps
视频编码:Xvid(AVI封装)
画面分辨率:640×352像素
帧速率:23.976Fps
音频编码:AC3
音频编码:48.0KHz、448Kbps(6声道)
《功夫熊猫》在播放时也非常流畅,没有发现掉帧之类的问题,动画片本来就浓郁的色彩在C500HD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熊猫身上的毛发看起来真有质感啊,当然这个很大程度还是归功于人家动画公司……
测试影片:倒霉熊 文件大小:453MB
播放时长:47分22秒
平均混合编码率:1338Kbps
视频编码:DivX5
画面分辨率:720×480像素
帧速率:25Fps
音频编码:MPEG-1 Layer3
音频编码:48KHz、128Kbps(立体声)
《倒霉熊》这部动画短片在国内人气很高,憨态可掬的笨熊也来我们的测试中客串一把。影片在C500HD上的播放效果相当不错,画面与之前的测试片一样清晰而流畅。
测试影片:越狱.第四季 文件大小:509MB
播放时长:43分17秒
总编码率:1632Kbps
视频编码:RealVideo 9
画面分辨率:1280×720像素
帧速率:23Fps
音频编码:Real Audio 10
音频编码:44.1KHz、48Kbps(立体声)
《越狱》虽然分辨率达到了1280×720像素,但实际编码率并不算很高,之前有编码率10Mbps的测试文件垫底,它想难倒C500HD基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官方给出的参数中RMVB最高应该可支持到1360×768分辨率,不过目前网上几乎找不到这种分辨率的RMVB资源,到1280×720分辨率基本已经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要求了。
视频输出: 视频输出肯定有不少玩家特别关心HDMI与色差分量输出的画面区别,小编分别拍了HDMI(720P)、色差分量(720P)、色差分量(1080i)三个不同模式下的画面效果,大家可以对比一下,HDMI输出在画面色彩及细节上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点击对比图可查看大图效果)

HDMI

色差分量(720P)

色差分量(1080i)
C500HD有普通逐行分量输出、高清分量输出和HDMI输出三种方式。高清分量输出即色差分量,可在播放界面中选择720P或是1080i输出模式,但HDMI只能使用默认的720P,自行选择1080i电视无法播放,而产品依旧处于黑屏的视频输出状态,只能关电源重启了。
视频播放实测: 测试影片:天赐 文件大小:428MB
播放时长:43分14秒
总编码率:1,385Kbps
视频编码:AVC(AVI封装)
画面分辨率:960×528像素
帧速率:23.976Fps
音频编码:AC3
音频编码:48.0KHz、384Kbps(6声道)
《天赐》是一款AVC编码的AVI格式文件,分辨率与编码率都是网上比较常见的,算是很“主流”视频资源吧。这部美剧在C500HD上的表现比较出色,不仅画面流畅,色彩方面也还原的很漂亮,很难看出它与PC播放的有多少区别。
测试影片:功夫熊猫 文件大小:232MB
播放时长:24分36秒
总编码率:1,320Kbps
视频编码:Xvid(AVI封装)
画面分辨率:640×352像素
帧速率:23.976Fps
音频编码:AC3
音频编码:48.0KHz、448Kbps(6声道)
《功夫熊猫》在播放时也非常流畅,没有发现掉帧之类的问题,动画片本来就浓郁的色彩在C500HD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熊猫身上的毛发看起来真有质感啊,当然这个很大程度还是归功于人家动画公司……
测试影片:倒霉熊 文件大小:453MB
播放时长:47分22秒
平均混合编码率:1338Kbps
视频编码:DivX5
画面分辨率:720×480像素
帧速率:25Fps
音频编码:MPEG-1 Layer3
音频编码:48KHz、128Kbps(立体声)
《倒霉熊》这部动画短片在国内人气很高,憨态可掬的笨熊也来我们的测试中客串一把。影片在C500HD上的播放效果相当不错,画面与之前的测试片一样清晰而流畅。
测试影片:越狱.第四季 文件大小:509MB
播放时长:43分17秒
总编码率:1632Kbps
视频编码:RealVideo 9
画面分辨率:1280×720像素
帧速率:23Fps
音频编码:Real Audio 10
音频编码:44.1KHz、48Kbps(立体声)
《越狱》虽然分辨率达到了1280×720像素,但实际编码率并不算很高,之前有编码率10Mbps的测试文件垫底,它想难倒C500HD基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官方给出的参数中RMVB最高应该可支持到1360×768分辨率,不过目前网上几乎找不到这种分辨率的RMVB资源,到1280×720分辨率基本已经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要求了。
视频输出: 视频输出肯定有不少玩家特别关心HDMI与色差分量输出的画面区别,小编分别拍了HDMI(720P)、色差分量(720P)、色差分量(1080i)三个不同模式下的画面效果,大家可以对比一下,HDMI输出在画面色彩及细节上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点击对比图可查看大图效果)

HDMI

色差分量(720P)

色差分量(1080i)
C500HD有普通逐行分量输出、高清分量输出和HDMI输出三种方式。高清分量输出即色差分量,可在播放界面中选择720P或是1080i输出模式,但HDMI只能使用默认的720P,自行选择1080i电视无法播放,而产品依旧处于黑屏的视频输出状态,只能关电源重启了。
视频播放实测: 测试影片:天赐 文件大小:428MB
播放时长:43分14秒
总编码率:1,385Kbps
视频编码:AVC(AVI封装)
画面分辨率:960×528像素
帧速率:23.976Fps
音频编码:AC3
音频编码:48.0KHz、384Kbps(6声道)
《天赐》是一款AVC编码的AVI格式文件,分辨率与编码率都是网上比较常见的,算是很“主流”视频资源吧。这部美剧在C500HD上的表现比较出色,不仅画面流畅,色彩方面也还原的很漂亮,很难看出它与PC播放的有多少区别。
测试影片:功夫熊猫 文件大小:232MB
播放时长:24分36秒
总编码率:1,320Kbps
视频编码:Xvid(AVI封装)
画面分辨率:640×352像素
帧速率:23.976Fps
音频编码:AC3
音频编码:48.0KHz、448Kbps(6声道)
《功夫熊猫》在播放时也非常流畅,没有发现掉帧之类的问题,动画片本来就浓郁的色彩在C500HD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熊猫身上的毛发看起来真有质感啊,当然这个很大程度还是归功于人家动画公司……
测试影片:倒霉熊 文件大小:453MB
播放时长:47分22秒
平均混合编码率:1338Kbps
视频编码:DivX5
画面分辨率:720×480像素
帧速率:25Fps
音频编码:MPEG-1 Layer3
音频编码:48KHz、128Kbps(立体声)
《倒霉熊》这部动画短片在国内人气很高,憨态可掬的笨熊也来我们的测试中客串一把。影片在C500HD上的播放效果相当不错,画面与之前的测试片一样清晰而流畅。
测试影片:越狱.第四季 文件大小:509MB
播放时长:43分17秒
总编码率:1632Kbps
视频编码:RealVideo 9
画面分辨率:1280×720像素
帧速率:23Fps
音频编码:Real Audio 10
音频编码:44.1KHz、48Kbps(立体声)
《越狱》虽然分辨率达到了1280×720像素,但实际编码率并不算很高,之前有编码率10Mbps的测试文件垫底,它想难倒C500HD基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官方给出的参数中RMVB最高应该可支持到1360×768分辨率,不过目前网上几乎找不到这种分辨率的RMVB资源,到1280×720分辨率基本已经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要求了。
视频输出: 视频输出肯定有不少玩家特别关心HDMI与色差分量输出的画面区别,小编分别拍了HDMI(720P)、色差分量(720P)、色差分量(1080i)三个不同模式下的画面效果,大家可以对比一下,HDMI输出在画面色彩及细节上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点击对比图可查看大图效果)

HDMI

色差分量(720P)

色差分量(1080i)
C500HD有普通逐行分量输出、高清分量输出和HDMI输出三种方式。高清分量输出即色差分量,可在播放界面中选择720P或是1080i输出模式,但HDMI只能使用默认的720P,自行选择1080i电视无法播放,而产品依旧处于黑屏的视频输出状态,只能关电源重启了。
图片浏览功能支持JPG、GIF及PNG格式文件,进入菜单后可以预览方式看到所有的图片内容,如果分放了不同的文件夹还会标明该文件夹内有多少图片文件。光标选中的图片可以看到文件名及格式,使用起来相当方便,不过预览速度会受文件体积影响且退出图片播放界面时还要重新载入,图片太大的话还会出现假死的现象,部分无法播放的图片会直接以问号代替。
图片载入速度测试:
GIF格式:100×63分辨率用时约1秒;500×313分辨率用时约2秒;800×500分辨率用时约4秒;单帧GIF不支持。
JPG格式:1200×910分辨率用时约1秒;1961×1293分辨率用时不足2秒;2945×1778用时约2秒。
PNG格式:1044×797分辨率用时约3秒;更高分辨率的图片均无法显示。
图片浏览功能的设置相对也比较全面,它支持自动浏览,浏览的时间间隔可更改,同时图片切换的效果与播放顺序也有相应的选择。想知道文件信息又怕回到预览界面重新等待的话,可直接在菜单里选择图片信息查看。另外图片功能还提供了缩放、旋转图片以及设置桌面壁纸的功能。
C500HD支持语音录音功能,有低质量、一般质量和高质量可切换(通过短按M键来切换模式),文件均保存为MP3格式,在界面的右下角可查看剩余内存可录制的时长,左下角则是目前已录制的时长。产品实际的录制效果还是不错的,声音虽然还是偏小但内容很清晰,大家可以试听下面的两个录制文件,里面将远处同事摆弄东西以及打开背包拉链拉声音都录了进去。
点击试听:
语音录音-歌曲一 点击试听:
语音录音-歌曲二
文本阅读除了支持TXT格式外,LRC歌词也能直接打开。TXT格式支持ANSI、UTF-8、Unicode(Big endian)编码,对文件体积也没有太多限制,20MB的文件也能直接打开,但是因为播放界面没有页码显示,所以小编很难判断文档是否是完全打开亦或是只能载入其中的一部分。文本功能除了支持自行添加书签外还能自动保存断点位置,在车站看书的玩家不用慌手慌脚的存书签了(笑)。小编对这个功能中最赞赏有加的是它的横竖屏切换设置,我们除了可以像看视频时那样横着用机器,还能像真正地看书一样把屏幕竖起来用,适应了不同习惯的用户。不过遗憾的是产品目前的固件不支持自动浏览功能。
除了我们常用的功能外,C500HD还内置了三个小游戏,分别是俄罗斯方块、拼图以及五子棋,目前还不支持用户自行下载游戏。
之前我们在说到视频输出时已经见过一次系统设置菜单了,除了视频输出外,里面还有显示设置(背光设置)、本地设置(按键声、菜单语言、恢复出厂设置)以及时间设置(关屏时间、定时关机、按键锁时间),系统信息只能查看目前产品的内存使用情况和固件版本号,想升级固件的话还是需要通过电脑地。
在C500HD的宣传中还有两点是很吸引人的。其一就是可以复制4GB以上的独立文件,这个可能让大家有点误解。C500HD是FAT32标准,复制4.2GB以下的独立文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体积更大的就不行了。另外一个亮点则是产品支持OTG功能,小编在测试中发生它不只是能正常播放外接存储设备以及TF卡里的内容,更可以将里面的文件随便复制粘贴。比如小编将112MB的视频从外接存储设备复制到产品内存中只用了1分44秒(平均每秒约1.07MB/s);从内存复制361MB的文件到外接存储设备需要4分01秒(平均每秒约1.5MB/s)。同时TF卡与外接存储设备之间也能互相复制文件,112MB的文件从外接存储设备复制到TF卡需要1分56秒(平均每秒约0.97MB/s),8.84MB的文件从TF卡复制到外接存储设备用时7秒(平均每秒约1.26MB/s),虽然速度不是很快,但却为用户使用提供了诸多便利,把产品直接当成数码伴侣使用也是有可能地。对于外接存储设备目前没有过多的限制,小编使用读卡器、U盘都没有问题,移动硬盘没有独立电源的话无法使用。
台电C500HD采用高速USB2.0传输接口,经过软件测试,随机写入速度最快为6608KB/S,随机读取速度最快为9843KB/S;实际应用中复制独立的162MB文件需要40秒(平均每秒约4.05MB/s),复制3个合计368MB的文件需要1分19秒(平均每秒约4.66MB/s)。
C500HD的所有功能到这里我们大致就介绍完了。产品在视频播放上不仅可以支持较高编码率的RMVB格式,同时也可以播放部分H.264编码的文件,尤其是对H.264编码AVI格式的支持已经基本可以满足一般使用需求。同时C500HD还兼容DAT、MPG、VOB、MOV格式,能流畅观看iPod、PSP视频文件,应用的范围相当广泛,用户不用特别拘泥于某一种格式。多种视频输出方式与遥控操作也给家庭用户提供了更高品质的娱乐体验。除了视频功能表现可圈可点,C500HD的OTG功能也让人颇惊喜,不仅可以做到正常读取及复制文件到外接设备当中,还实现了双向数据传输。同型机型有OTG功能的产品不少,但能做到这点的还是比较少见地。这样一款定位于中高端的产品上市报价仅为499元(8GB),看来主流MP4市场又要掀起新一轮的功能、价格战了。